深圳經濟
深圳地處中國大陸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毗鄰香港特區,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發達,在中國大陸經濟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深圳GDP常年緊隨上海、北京之後,為中國大陸第三大經濟強市。《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顯示,深圳經濟總量在全球500座城市中列第36位[1]。2004年至2010年的7年中,深圳經濟持續增長,即使在全球金融風暴時期的2008年與2009年,仍達到5%的GDP增速。自21世紀初開始,全市生產總值雖有被天津及蘇州趕超的跡象[2][3],但最終與兩者的差距仍越來越遠,並於2016年首次超越同屬珠三角城市群的廣州,成為全省第一位,國內第三位的經濟城市。2016年,做為計劃單列市的深圳為中央政府提供了2851億元的財政盈餘,在提供財政盈餘的「六省一市」[a]中,接近於浙江省、江蘇省的一半,是福建省的4倍多。與廣東省成為對全國財政和中央財政貢獻最大的地區[4]。
位於羅湖區的深圳證券交易所是中國僅有的兩個股票市場之一,設有A股、B股、中小板、創業板等交易品種。中國人民銀行在深圳設有派出機構,即深圳市中心支行,主要職能是負責管理轄區內的貨幣政策執行情況和維護金融秩序等。2006年2月,該支行還在香港設立「人民幣發行基金代保管庫」,庫管機構設於中銀香港[5]。
2004年深圳GDP總量為4282億元人民幣,人均為7000美元;2005年增加至4926億元人民幣,增速為15%,人均7300美元;2006年為5813.56億元,增長16.6%,人均8815美元,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2007年為6802億元,創新高[6];2008年增幅為12.1%,達到7806.54億元,人均達13150美元(以深圳市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佈日當天中國銀行最後一次人民幣兌美元牌價計),超過中上等國家收入水平標準;2009年為8201.32億元,人均92772元人民幣(按當年平均匯率折合13581美元)[7];2010年再創新高,達9511億元[2];2016年達1.94萬億元,當中總值超過800億元投入科技研發[8]。2019年,深圳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6%,比上一年同期8.1%的增速明顯下滑,是深圳1979年成為經濟特區後創下的最低增速。[9]
特區建設
[編輯]1980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設立(當時的經濟特區範圍包括羅湖、福田和南山三個區,並以「二線關」與同屬深圳管轄的寶安區和龍崗區隔開,2010年7月後擴大至整個深圳市轄區。),在稅收、關稅、經濟體制的管理上享有特殊政策,如:當時中國的企業所得稅普遍為為33%,但特區所得徵稅享有優惠,稅率為15%,並在關稅上有所減免,產品以外銷為主,且經濟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為外資。經濟特區建立初期,經濟結構以「三資」和「三來一補」為主,「三資」即指外商投資、海外華僑投資及港、澳投資,「三來一補」專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深圳正是藉助於中國政府給予的特區優惠政策,經濟發展快,創造了著名的「深圳速度」[10][11]。
經濟特區建立伊始,深圳的金融比較混亂,市場上同時流通着多種貨幣,如人民幣、港幣、外匯券等,這對中國引進外資和對外出口不利。由於人民幣執行的是官方自定的非市場化匯率,外商認為按官價兌人民幣會吃虧,故大多在結算領域直接使用外匯,特別是在國際貨幣市場可自由兌換的港幣。為制止港幣等非中國貨幣在深圳流通,當時的市委第一書記吳南生建議發行特區貨幣,隨後廣東省委和省政府向國務院提交發行特區貨幣的報告,引起中央高層重視,但後來,因多種因素考慮,而未發行。雖然特區貨幣計劃被棄,但深圳在1985年設立了外匯調劑中心,使得外匯與人民幣的比價接近實際,從一定意義上發揮了特區貨幣功能[12]。
「深圳速度」是描述深圳經濟建設進度快的一種效率現象,背景是1980年代初在羅湖區國貿大廈建築施工時出現「三天一層樓」的高進度,僅用37個月就將53層160米高的大廈建成,這在當時的中國實屬罕見。1984年,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幾乎每周都會播發關於深圳建設情況的報道,而國貿大廈的逐步增高成為報道的焦點。1984年春,鄧小平在深圳實地查看國貿建築工地,國貿大廈建設進度成為中國人關注的焦點,其飛快的建設速度被稱為「深圳速度」[13]。
代表行業
[編輯]工業
[編輯]深圳的工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2010年實現產值1萬餘億元,是深圳的支柱產業之一,主要產品有電腦及其配套設備、通信設備、集成電路板、數字激光視聽設備、生物技術產品等[7]。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騰訊公司等企業是有名的高科技企業,也是深圳的納稅大戶。華為公司是中國較早進行程控交換通信設備製造的公司,產品產值巨大,行業地位突出,是深圳高新科技產業的代表企業,梅觀高速公路還專門為其在坂田的基地設有出入出口,為其提供交通、物流便利[14]。中興公司為國企控股企業,被稱為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上市公司[15],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16][17]。 台灣富士康公司在深圳設有生產基地,其生產的電腦主機板擁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其產品多為「索尼」、「IBM」、「戴爾」、「蘋果」等跨國企業的產品配套。深圳每年都要定期舉辦「高新技術產業交易會」,集中展示高科技工業品[18][19]。
在傳統製造業,深圳也有眾多市場份額較大的知名品牌,如「康佳」電視機、「飛亞達」手錶、「中集」集裝箱、「南方」玻璃、「賽格」系列電子產品等。此外,深圳也有較多的消費品品牌,如「金威」啤酒、「好日子」捲菸、「金龍魚」食用油等。深圳的機械工業以比亞迪汽車最為著名,其汽車產量上升很快,並開始向市場推出環保型的電動車,有些已批量投放到深圳的出租車市場[18][19]。
而由於深圳與鄰近的香港地質,均以花崗岩為主,加上改革開放後市內及香港對混凝土的需求上升,故此深圳的石礦業曾一度蓬勃,最高峰時期設有669座石礦場,當中規模最大的是安托山石礦場。但是,由於經濟特區的發展,不少石礦場在1990-2000年代間關閉(例如烏石鼓石礦場、塘朗山石礦場等),到2005年時只剩下12座。及後,市政府亦仿傚香港規管石礦業的方法,將12座礦場改以修復合約方式規管[20]。
- 高新技術產業
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高新技術產業已逐步發展成為深圳經濟的第一增長點和第一大支柱產業,深圳正在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化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和國家創新型城市。2015年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5847.9億元,增長13.0%[21],占生產總值的33.4%。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已具備相當規模,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重要基地。
深圳高新技術的三大領域包括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電子信息方面,深圳目前已形成以計算機、通信、微電子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群。2013年,深圳15家企業入選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華為、中興通訊、長城計算機、創維、康佳、華強、大疆創新、金蝶等一大批電子信息企業,在深圳迅速崛起,代表了深圳電子信息產業的整體實力,顯示着深圳電子信息行業的強大。生物醫藥方面,深圳生物技術產業在生產技術、生產設施和檢測條件等硬件上屬國內一流水平,生產規模較大,在國內同行業中具有較大優勢,已經成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新高地。華大基因先後完成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22]「中國部分」、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炎黃一號、水稻基因組計劃[23]、大熊貓基因組計劃[24]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因組研究工作。新能源、新材料方面,作為深圳市三大高新技術支柱產業之一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深圳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聯盟於2013年正式成立,這將推動深圳市新能源、新材料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化,通過建立產學研信息的資源共享機制,提高深圳在新能源新材料產品的行業龍頭優勢[25]。比亞迪是在新能源汽車業務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企業[26]。
互聯網
[編輯]深圳市互聯網產業發達,以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為代表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均在深圳設立總部或研發基地。騰訊公司是深圳發展迅猛的互聯網企業,其推出的QQ即時網絡通信服務在中國的用戶群巨大。
金融
[編輯]金融服務業在深圳佔有重要的地位,涵蓋銀行、保險、證券等。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平安保險等大型金融企業的總部均設於深圳。[27]招商銀行是深圳發展最快的銀行企業之一,其營業利潤率在深圳名列前茅。其它如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加上郵儲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均在深圳設有分支機構,全市的金融服務業領跑全國[18][19]。
除中資銀行外,深圳還分佈着大量的外資銀行機構,數量位列中國城市第三位。1981年,香港的南洋商業銀行在蛇口工業區設立營業機構,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外資銀行。1982年,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設立深圳辦事處,標誌着外資銀行正式進入中國大陸。現在滙豐銀行在深圳的經營機構數量是所有外資銀行中最多的,至2011年4月總數已達11家,並自稱要做深圳最好的外資銀行。中國加入「WTO」後,外資銀行進入深圳的速度加快,國際許多著名的銀行都在這裏設立營業機構,如香港的東亞銀行、恒生銀行、渣打銀行、華僑永亨銀行,美國的花旗銀行,日本的三菱日聯銀行等[28][29]。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成立,令深圳在金融服務業有更深遠的發展。
創意產業
[編輯]深圳積極發展創意設計產業,在大浪開設時裝設計基地、在寶安開設珠寶設計基地,在各區亦有不同的創意園,如寶安區的F518時尚創意園、南山區的南海意庫、華僑城創意文化園等。近年深圳亦積極推動創客文化。因此,深圳在2008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設計之都」稱號[30]。
現代物流業
[編輯]深圳物流業整體競爭力領先全國,運營效率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15年,深圳現代物流業實現增加值1782.7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4%。深圳現有物流企業逾1.7萬家,營收超百億元的物流企業近10家,物流上市公司6家。傳統物流服務正加速向綜合第三方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服務轉變。全國80%以上的供應鏈管理公司以及大批第三方物流領軍企業總部聚集在深圳,順豐速運是中國最大的民營快遞企業;招商物流擁有覆蓋全國的物流配送網絡,資產規模居全國第三方物流企業首位;美國UPS、德國漢莎、丹麥馬士基、菜鳥網絡等60多家知名國際物流企業落戶深圳。主要產業園區包括前海灣保稅物流園區、鹽田物流園區、大空港航空物流園、平湖物流基地、華南物流園區等[31]。代表性本土企業包括順豐、怡亞通等[32]。
商業服務
[編輯]深圳的商業繁榮,超市、便利店遍佈全市大街小巷,2010年全市商品零售總額達3000億元人民幣[33]。商業品牌除本地較有影響的人人樂超市、萬家百貨、順電家電、好百年家具、天虹商場、歲寶百貨外,國外品牌也很多,如美國的沃爾瑪、法國的家樂福、日本的吉之島、英國的百安居、瑞典的宜家等;此外,國內其他地區的商業品牌在深圳也廣為分佈,如蘇寧電器、國美電器等。羅湖區的東門商業區、國貿商業區和地王商圈、福田區的華強北商業區是深圳較為成熟的商業區,商鋪林立,人氣旺盛,也是外地遊客的觀光景點,其中在地王商圈的深圳萬象城以營業額計算位列全國第四,廣東省第二[34];另外,南山區蛇口的花園城中心、後海的海岸城等也是客流較多的繁華商業區[35]。近年隨着原二綫地區的發展,加上交通配套改善,已有不少發展商在原二綫地區興建及營運商場,如現時全深圳面積最大的商場,便是坐落在寶安區的海雅繽紛城。
零售
[編輯]根據2022年統計,深圳總共開立的首店品牌321家,同比增加18.8%,其品牌吸引力穩居全國前列[36]。
2022年深圳市商務局印發《關於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高度重視「首店經濟」和「首發經濟」,支持國內外知名品牌在深圳設立首店、旗艦店及新概念店等,鼓勵國內外的知名品牌在深圳首發和同步上市新品。深圳「首店經濟」通過加強規劃、出台政策、打造平台、舉辦活動等舉措,對標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首店之城」。
上市公司
[編輯]深圳是中國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之一,截至2011年9月,共有上市公司260家,另有40家正在中國證監會預備上市[37]。與全國相比,深圳上市公司的規模和效益位居中國第三位,淨資產收益率則居第二位。早期的上市公司產業涵蓋金融、信息技術、工業、房地產、零售消費等;近年互聯網、新材料、新能源、現代物流等公司大量上市,增長勢頭迅猛。截至2011年10月14日,總市值排名前十位的上市公司是:招商銀行、中國平安、中信證券、萬科地產公司、招商證券公司、中興通訊公司、中集集團公司、華僑城集團和比亞迪汽車公司 [38][27]。
物價水平
[編輯]深圳同北京、上海等其它中國大城市一樣,地價、房價奇高,2011年9月全市平均房價超過22000元/平方米,福田區更高達26600元/平方米,幾乎向接近深港邊境的香港北區的粉嶺看齊,這使不少居深圳的香港居民在權衡交通開支及住房支出後回流到香港居住。高房價使深圳未來缺乏想像空間,許多企業家不再將資金用於產業投資,而是將資金用於炒股、炒房,影響深圳未來發展[39]。
中國大陸的高通脹,除表現在房價高企外,生活物價水平也很高,深圳同樣如此。2000年代初期,很多香港人視深圳為香港的「後花園」,當時人民幣還未升值,100港元大約對換120元人民幣,港人假日都會北上消費,採購低廉的生活日用品帶回香港,或者到深圳按摩修甲,在當時形成一股熱潮。如今是反其道而行之,深圳的許多商品價格已經高過了經濟更加發達的香港,加之中國大陸令人擔憂的食品安全及商品質量問題,許多深圳人寧願多花些路費也熱衷於到香港購買日用消費品。他們中的許多認為,香港市場規範,品質有保障,赴港購物令人放心,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深圳的消費經濟,亦吸引走私客從香港走私貨物到深圳售賣,標榜「港貨」。新華網的一篇文章認為,一些深圳人到香港購物對抵消通脹有限,香港不可能拉低深圳的物價[40][41]。
隨着電商盛行,不少商人看準機會,在自貿區成立進口直銷中心,售賣外國進口貨品(如奶粉、化妝品、洗髮水等),客人可到實體店看樣辦,再在網上訂購貨品,完稅後直接送到客人家裏。目前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福田保稅區、蛇口自貿區、鹽田保稅區都設有這類商店[42]。
備註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中文)深圳商報. 《经济总量深圳全球排名36》. 深圳經濟網. 2009-04-15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2).
- ^ 2.0 2.1 (中文)深圳市政府. 《综合实力》. 深圳政府在線. 2011-07-12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4).
- ^ (中文)華克澗、羅晶、朱喬俁. 《深圳GDP总量全国第四位置难保 土地难以为继》. 深圳創業與發展頻道. 2011-01-19 [2011-10-22].[永久失效連結]
- ^ 4.0 4.1 重磅:神奇的财政平衡术,31省财政转移支付全景图. 新浪網. 2017-08-07 [2019-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30) (簡體中文).
- ^ (中文)深圳人民銀行.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简介》.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 [2011-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9).
- ^ (中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08年统计年鉴》. 國家統計局網站.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4).
- ^ 7.0 7.1 (中文)深圳市統計局. 《深圳统计年鉴 2010 》. 深圳統計網.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7).
- ^ 帶你360度遊內地科技園區. 東網. 2017-05-06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0) (中文(繁體)).
- ^ 曾實, 文 /. 前三季增速骤降至6.6% 外界质疑深圳经济“失速”. 早報. 2019-11-12 [2019-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8) (英語).
- ^ (中文)黃宇攝. 《深圳市原市委书记李灏专访:应对国际竞争仍需特区》. 新浪新聞. 2007-01-24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0).
- ^ (中文)中國發展門戶網. 《经济特区的经济成分》. 中國發展門戶網. 2010-08-26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中文)胡德平. 胡德平撰文谈父亲发行特区货币:想法超前 最终成憾事. 鳳凰網. 2011-11-04 [201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4).
- ^ (中文)洪奕宜. 《深圳国贸大厦:“深圳速度”从这里诞生》. 南方日報. 2009-09-02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0).
- ^ (中文)IT文摘. 《华为改变财务口径 纳税大户的利润之谜》. 世界網絡. [201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中文)中興通訊公司. 《公司简介》. 中興通訊.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9).
- ^ (中文)中新興公司=. 《发展历程》. 深圳中興新.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6).
- ^ (中文)西安微電所. 《公司简介》. 西安微電研究所.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9).
- ^ 18.0 18.1 18.2 (中文)李焱. 《深圳金融业领跑全国》. 大眾網. 2010-08-25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1).
- ^ 19.0 19.1 19.2 (中文)高交會. 《协会、行业动态》.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協會. 2008-10-07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3).
- ^ 深特区内采石场退出历史.《廣州日報》,2005年10月27日.. [2020-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2).
- ^ 2015年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統計局. [2017-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8).
- ^ The dragon's DNA. The Economist. [2010-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1).
- ^ 基因测序,破译人体天书. 科普中國. 2015-09-06 [201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1).
- ^ Ruiqiang Li, Wei Fan, Geng Tian, Hongmei Zhu, Lin He, Jing Cai, Quanfei Huang, Qingle Cai, Bo Li, Yinqi Bai, Zhihe Zhang, Yaping Zhang, Wen Wang, Jun Li, Fuwen Wei, Heng Li, Min Jian, Jianwen Li, Zhaolei Zhang, Rasmus Nielsen, Dawei Li, Wanjun Gu, Zhentao Yang, Zhaoling Xuan, Oliver A. Ryder, Frederick Chi-Ching Leung, Yan Zhou, Jianjun Cao, Xiao Sun, Yonggui Fu, Xiaodong Fang, Xiaosen Guo, Bo Wang, Rong Hou, Fujun Shen, Bo Mu, Peixiang Ni, Runmao Lin, Wubin Qian, Guodong Wang, Chang Yu, Wenhui Nie, Jinhuan Wang, Zhigang Wu, Huiqing Liang, Jiumeng Min, Qi Wu, Shifeng Cheng, Jue Ruan, Mingwei Wang, Zhongbin Shi, Ming Wen, Binghang Liu, Xiaoli Ren, Huisong Zheng, Dong Dong, Kathleen Cook, Gao Shan, Hao Zhang, Carolin Kosiol, Xueying Xie, Zuhong Lu, Hancheng Zheng, Yingrui Li, Cynthia C. Steiner, Tommy Tsan-Yuk Lam, Siyuan Lin, Qinghui Zhang, Guoqing Li, Jing Tian, Timing Gong, Hongde Liu, Dejin Zhang, Lin Fang, Chen Ye, Juanbin Zhang, Wenbo Hu, Anlong Xu, Yuanyuan Ren, Guojie Zhang, Michael W. Bruford, Qibin Li, Lijia Ma, Yiran Guo, Na An, Yujie Hu, Yang Zheng, Yongyong Shi, Zhiqiang Li, Qing Liu, Yanling Chen, Jing Zhao, Ning Qu, Shancen Zhao, Feng Tian, Xiaoling Wang, Haiyin Wang, Lizhi Xu, Xiao Liu, Tomas Vinar, Yajun Wang, Tak-Wah Lam, Siu-Ming Yiu, Shiping Liu, Hemin Zhang, Desheng Li, Yan Huang, Xia Wang, Guohua Yang, Zhi Jiang, Junyi Wang, Nan Qin, Li Li, Jingxiang Li, Lars Bolund, Karsten Kristiansen, Gane Ka-Shu Wong, Maynard Olson, Xiuqing Zhang, Songgang Li, Huanming Yang, Jian Wang, Jun Wang. The sequence and de novo assembly of the giant panda genome. Nature. 2010/01, 463 (7279): 311–317 [2018-04-02]. ISSN 1476-4687. doi:10.1038/nature086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31) (英語).
- ^ 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介绍:高新技术产业. 中工招商網. 2015-01-08 [201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3).
- ^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PDF).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 2014-05-09 [2016-10-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3-22).
- ^ 27.0 27.1 (中文)深交所. 《市场数据》. 深圳證券交易所. 2011-09-30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9).
- ^ (中文)深圳特區報. 《外资银行加速抢滩深圳市场》. 深圳證券交易所. 2007-03-12 [201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中文)中華工商時報. 汇丰银行:要做最好的外资银行. 中國貿易金融網. 2011-04-01 [2011-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03).
- ^ 人民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設計之都」稱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现代物流.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17-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1).
- ^ 深圳市投資推廣署. 现代物流业.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17-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1).
- ^ (中文)深圳統計局. 《2010年统计公报-国内贸易》. 深圳市統計局. 2011-04-25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0).
- ^ 贏商網全國百貨購物中心年度銷售額排名 深圳哪些項目最牛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中文)假日酒店. 《深圳商圈介绍及深圳购物商业区域介绍》. 深圳假日酒店網. 2010-08-26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2022年深圳共开出首店品牌321家,同比上升18.8%. [2023-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0).
- ^ (中文)朱麗華、賈俐. 深圳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60家. 深圳新聞網. 2011-09-16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2).
- ^ (中文)黃炎、 陸劍偉. 《深圳上市公司规模和业绩全国前三》. 鳳凰財經. 2010-09-13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2).
- ^ (中文)國土資源部. 深圳每日房价:9月27日商品房二手房销售情况. 搜狐房地產. 2011-09-28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2).
- ^ (中文)南方新聞. 深圳主妇香港购物能抵多少通胀. 新華社. 2010-11-17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0).
- ^ (中文)人民日報海外版. 物价涨得太快 深圳人热衷到香港购物. 新浪財經. 2010-11-26 [2011-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1).
- ^ 贏商網-深圳最大進口商品直銷中心精茂城試業 掃貨還去香港麼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